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实践育人,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志愿服务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红教授的教学团队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实践深度结合。课程改革由过去学生分散参与志愿服务,转变为通过对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生在服务过程中长知识、增才干、强应用,探索出了一条立德树人的新路径。 张晓红教授对接了八个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同学们以小组形式集体参与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感。2024年9–12月,同学们分别在雷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北京市重点站区志愿服务协会、北京公交集团客一分公司德胜门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北京美新路公益基金会、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龙桥地区义务指路队、北京平安地铁志愿服务运四支队、北京儿童医院志愿服务队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与分享,共同总结经验,反思志愿服务现状,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的认知。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服务他人,更是个人成长的过程,学生们在服务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各小组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之际,张晓红教授的教学团队将“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牌子正式授予八个志愿服务组织,这标志着此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随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践基地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并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该课程将继续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尚品德、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