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立足我校专业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特色实践教学。在课堂专题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组织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切身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3年11月22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结合本校实际,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传统农耕文化对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由张梅艳、顾萍老师带领学生赴中国农业展览馆开展“赓续农耕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重点参观了2号馆和4号馆两个展厅的“中华农业文明展”,参观了许多农业工具、农田灌溉设施和农作物的模型,进一步了解了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拟等方式,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成果和前景,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体悟到我国农业文明的演进历程,从远古伏羲神农之躬耕到今日华夏科技兴农之繁盛,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业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成如今这般火然泉达的繁荣模样,重温了中国农业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的不断变革和进步,使同学们深深意识到作为农大学子,应不辜负祖国的期待,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师生参观农业展览馆
师生听讲解员讲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 11月22日下午,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重要精神,扎实提升大学生强农兴农本领,汇聚农业强国建设力量,新思想系主任张红霞教授带领学生又参观了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和西樊各庄科技小院。师生们首先前往北京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重点参观了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区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对农业中关村的建设背景、建设进展、远景目标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学生重点听取了工作人员借助沙盘对创新中心情况的介绍和讲解,对农业中关村及周边规划布局有了新认识。随后,师生们又来到西樊各庄科技小院,参观了科技小院的建设情况,驻村小院的研究生王萌给师生介绍了西樊各庄科技小院的生产和育人模式,讲述了该科技小院自2019年建立以来为村庄拓新农产品品种、引进新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拓宽销售渠道、助力集体经济增收和带领西樊各庄走向乡村振兴之路的故事,并一一回答了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师生参观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
师生听工作人员借助沙盘讲解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的规划
师生参观西樊各村科技小院
驻小院的研究生王萌给师生介绍该小院的生产和育人模式 11月24日下午,为了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新思想系主任张红霞、教师吴优带领学生赴北京昌平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犬训练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师生了解到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犬训练基地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首个地震灾害搜救犬救援训练基地。20多年来,基地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先后20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救援任务,成功解救出多名幸存者,彰显了中国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蓬勃的生机和顽强的战斗力享誉世界,为拯救生命、展示国家形象、增进国际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搜救犬训练基地引导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搜救犬的品种主要包括金毛犬、德牧等五种,打破了同学们对搜救犬种类的传统认知。随后,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搜救犬穿越障碍物、指令执行、模拟灾难环境搜救等训练场地以及犬舍和队员荣誉陈列室。通过引导员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搜救犬的职能、生活以及训练项目,感受到了搜救犬的勇敢和智慧,领略到了训导员不畏艰辛的精神品质,深刻体会到了搜救犬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师生与救援队合影 在活动中,师生被救援队员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同时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学思用贯通,在知之愈明、信之愈坚中更好行之愈笃,努力践行实现解民生之多艰,成天下之英才,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主阵地,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目标的主渠道。通过上述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实践中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助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