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马院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的研究能力、对历史史料文本的思辨能力,10月27日下午两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行思读书会”第七次研讨会在东校区第三教学楼307教室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研讨书目为:《论十大关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本次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项荣建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一、博一全体同学参加。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珂珂围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作读书汇报;2021级硕士研究生段国鹏围绕《论十大关系》作读书汇报;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钰清、李奕欣和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昊、迟文悦作朋辈评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桂华、项荣建、赵卫涛作点评。
李珂珂首先对文本的写作背景、首要问题、各阶级划分、文章小结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其次以写作的目的与批判对象、党内和我们指的是什么、敌友是谁、社会阶级划分标准、工农联盟、阶级与阶层这六个问题为重点进行了总结和解答;最后以坚持三个意识和现实价值为两方面内容作了读书小结,认为如今我们要坚持问题意识、唯物史观意识和自我超越意识,通过学习著作文本来增强我们的思考意识和研究能力。
段国鹏首先对文本的提出过程和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其次针对文本中的一个基本方针、两方面因素、三个原则和四点特征作了总结展示,最后通过三点现实启示、两个智慧闪光点和一个疑问进行了心得分享。他认为,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经典文献中汲取智慧的力量、获得前进的动力。
李钰清、李奕欣、陈昊和迟文悦分别对李珂珂和段国鹏的读书汇报进行了朋辈评议,他们不仅对两位同学的汇报做出了客观评价,还分享了自己阅读本次研讨书目的心得和体会。随后,赵卫涛、项荣建和李桂华老师依次对两位同学的汇报和四位同学的评议进行点评。
赵卫涛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各位汇报以及评议的同学的积极表现,之后对同学们的汇报内容和评议内容进行了评价,并对其他同学提出来的疑问进行了精彩的解答。他强调,阅读文献不仅要充分了解文献的写作背景,还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献的内容,结合文献写作之前和写作之后的历史背景来进行思考和分析,此外,他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吸收作者的思考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项荣建老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参加读书会高度热情和充分准备。随后对李珂珂在汇报中运用的词频分析法进行了表扬,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对段国鹏同学汇报内容的结构进行了表扬,他认为结构清晰和形式新颖也是一次优秀汇报的重要部分。最后对同学们在以后的读书学习中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充分挖掘文献的当代价值,第二是尽可能的缩小读书汇报的切入范围,最好切入点够小,能将一个问题解释地十分详尽,第三是希望评议的同学能更好地做到评和议,要在评价其他同学汇报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展开自己的思考。
李桂华老师首先对汇报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回答,高度肯定了进行汇报的同学的汇报内容以及其他同学提出疑问的深度。随后针对讨论过程中同学们提出的不同的疑问进行了深刻独到的解答。其次,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及文本的内容和同学们谈论了他认为什么是研究。他认为,研究就是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以《论十大关系》为例带领同学们正确梳理了该有的研究思路和思考方法。最后,他强调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有批判精神,要充分接触各种版本的史料文本,在全盘考虑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