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项荣建:庚子新春,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下,党和政府沉着应对、周密安排、整体部署,全国同胞同舟共济、上下齐心,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民战争的伟力,克服磨难艰辛,终于迎来了抗疫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背景下,2020年春季学期的“《共产党宣言》导读”课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有条不紊地推进。通过对《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著作的研读,并结合剖析世界各国在疫情中的不同表现,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读经典,可以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青春作伴好读书”,在最美丽的年华怎能不邂逅几部经典?《共产党宣言》拨动了大学生的心弦,引发了他们的共鸣,这些作业和感悟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冯瑜云 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171班
用经典照亮生活
生活充满了风险与挑战。此次疫情虽按下了庸长生活的暂停键,却也给予了我静下心来阅读书籍的时光。疫情期间品味经典名著正是我们省思内心的好途径。经典著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考素材,当你开始与名师对话,质疑并搜寻更多信息以解惑,它便在心中镌刻、生芽,成为我们抵抗困境、开阔眼界认知的武器。自“《共产党宣言》导读”第一节课后,我坚持每日清晨朗读一段内容,为期一个月的晨读时光让我感知《共产党宣言》全篇话语振奋人心,读起来备受鼓舞,这为我每一天的居家学习注入了令人精神抖擞的活力。阅文无数,唯有坚守心中的方向,秉持热爱思考的态度,才能在浩瀚书海中不断航行。愿我们每一份渺小而普通的力量共同携手长久保障和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福祉。

艾阳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171班
疫情中的别样学习,时艰中的品质成长
2020年,注定会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在家中学习,是挑战的同时也给予我们潜心学习经典的机会。一开课,我就从家里当地的图书馆借阅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版的《共产党宣言》。抛去疫情带来的焦虑、浮躁,把自己的心放在静心的世界里去阅读经典,体会其中充满力量的文字、富有逻辑的论述和独到透彻的分析。从《宣言》中我汲取理论力量,领会其精神实质,学着运用《宣言》中所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观察、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宣言》中我汲取到了道德力量,认识到了《宣言》中所秉持的自由发展思想与自己作为中共党员所秉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宣言》中我还汲取到了精神力量,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自己作为中共党员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疫情中的别样学习,也是时艰中的品质成长。



戴岚昕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192班
不平凡的春天
当国境线围住的那片土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从“疫情重灾区”变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我们无须多问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国家,它的孩子们又是多么的勇敢和团结。这场疫情足以让像我们这样懵懂的千禧一代明白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意义。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再是印在纸上的单薄的名词,而是中国和海外的鲜明的对比、是危急关头举国支援所挽救的生命、是国家和人民安全健康的真真切切的保证时,谁会不为这样的力量所震撼?窗外的枝头已经漫上春意,相信窗里的人们也将从手中书本中汲取知识,为这个不平凡的春天增添新的生命力。


龚德锟 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183班
阅读经典,触摸历史
疫情的发生似乎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历史不会,就像龙卷风的中心永远是风平浪静,在历史龙卷风中心的我们丝毫不知我们正在经历着历史的巨变,我们就是历史创造者、经历者、记录者。《共产党宣言》就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马克思与恩格斯用他们敏锐的视觉,跳脱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在那个年代龙卷风的中心认清楚了即将来临的狂风暴雨,他们记录了下来,写成了《宣言》这一时代巨作。时代的变化风起云涌,历史的脚步从没有停止。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历了历史的筛选,它们记录了历史,最终成为了历史。当我们在阅读经典时,看看四周的世界,疫情当前,我们能否有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那种精神与情怀呢?



段瑞豪 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171班
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武装自己
时逢疫情,钟老挂帅,举国抗疫,逆行英雄,缅怀同胞。吾等晚辈居家抗疫,线上学习。庆幸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特别通过此次抗疫,更能突出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民族的团结,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在现代社会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复杂诡谲,社会主义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任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一份力。我们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在平常的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用知识武装自己,多多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这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启蒙读物。


段中涛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171班
从《宣言》看疫情防控中的“自由”问题
谁也不能忘记2020年,每个人都是这次疫情灾难的见证者。当中国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而宣布武汉封城时,欧美国家批评指责说中国政府的行为让人民失去自由的权利,是反民主的体现;而当疫情全球扩散难以控制时,他们又借鉴起中国疫情防控的诸种举措。资本主义国家热衷于把自由描述为人与生俱来的属性。实际上,自由问题的产生一定是在人参与社会生活之后,“与生俱来的自由”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必须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不断实现。这种自由才是真实的、值得追求的。《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是普遍的自由,是建立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之上的平等的自由。判断自由的标准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没有安全,何谈自由?特殊时期就采取特殊手段,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保证人民利益为前提,在生命面前,金钱显得一文不值。为中国点赞,为世界加油!


封懿珊 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学182班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有历史荡涤后的积淀,字字珠玑,与现实相碰撞,更显其力量。艰难的疫情攻坚战已渐渐平息,回望这段水深火热的日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不言而喻。“芸芸众生,谁不爱生?”可在这次疫情中,多的是无私奉献的人。各省市公立医院抽调精英支援武汉,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兜底治疗,中央财政补贴降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从动工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半月;抗疫前线,党员先上……这一桩桩、一件件足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我们没有等待英雄,将目光聚集于自身,我们便是英雄。不畏险阻、万心聚力,岂有华夏不胜之役?若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又怎能得天下之安宁?黑夜中或许烛光微弱,但千千万万的萤火点亮长空,与我们共同度过漫漫长夜,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我们自当担使命,共患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光越千 经济管理学院电商181班
疫情与制度自信
通过这次疫情,使我在阅读《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的时候有了更鲜活的事例去体会。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才会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同时更是实力证明我国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灾难面前胜于资本主义制度。我们有着高效且科学的动员,组织,领导、应对和实施能力,党和政府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比意大利、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人民的生命健康的不重视和在疫情下部分政客的种种作为,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一切以资本为先的真实本质,将一股在中国上空飘荡了百年的西方美梦戳的粉碎。既然拥有制度优势,更要学会运用自己的优势。相信今年我们一定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我也相信通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奋斗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黄冉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192班
疫情与春天
我们从严冬走到暖春,我捧着经典,品读书香,在这疫情时期不乱于心。新冠病毒发现到爆发,再到疫情基本控制,历时已有几个月的时间,回顾这段时间,我切实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国家高度重视,及时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人们则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服从特殊时期的各项安排。我们国家临危不乱,井井有条,就这样,疫情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及时得到控制,并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我在自豪和欣喜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的人民这样的自信、团结、勇敢。疫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而无数的中国人在这强大的敌人面前,在无私奉献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的光辉下,勇敢的冲到了疫情的一线。疫情终将结束,我们终会获得胜利,就如我们是共产主义理想最忠实的信徒,我们的最终理想终会实现。严冬之雪虽寒,三春之晖如期而至,到那时,我还愿捧着这本书,细细品读。


乐韶华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社会181班
阅读经典,涵养人文精神
新冠疫情史无前例地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轨道,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在风险社会中一切事物的不确定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着全世界、全中国以及当代社会的每一个人。从科学防疫保障自身生命安全、配合联防联控协助国家抗击新冠,到将自身置身于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域中体验生活。“宅家”成为一种别样的体验。没有现代社会中的嘈杂,没有消费社会中的欲望,身在家中给予了我们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来在宁静中充实灵魂、提升自我。《宣言》中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和对于全球化的趋势的预测准确描摹了当下生活中依然存在的种种矛盾,现代性发展的危机和不确定性的风险也是此次疫情让我们真切看到的现代风险社会的写照。当今时代,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而更需要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回归经典的作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把握治理的核心思想同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步佳璇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181班
多难兴邦,中国必胜
今年的冬天和往年十分不同,悄然而至的新冠病毒打乱了许许多多人的正常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在学校的教室里上课,而是在家进行线上学习,在老师的直播讲解中,我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共产党宣言》这本经典著作。回忆过往,伟大祖国的发展壮大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不断战胜灾难取得胜利的奋斗史:从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再到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些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战胜灾难,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正所谓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会在一次又一次与灾难的斗争中不断变强。经历持续几个月疫情防控工作后,疫情形势正在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一件件温暖的事情和一点点回归正常的步伐都让我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和不可替代。我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贾晨浩 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学162班
居家抗疫读经典
2020年,对全国人民来说,大概都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使得我们的武汉市乃至湖北省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然而病毒无情,人间有情,各行各业都严于律己,服从党中央以及国家的防疫安排工作,少出门,戴口罩,自我管束,为防疫工作提供支援与帮助。线上学习期间,我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加深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也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去体会前人对真理的探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使自己的学识得到长进,刻苦的钻研是少不得的,就像那一位位先知与前贤,他们对世间万物的研究成果都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获得的。这与疫情作斗争的岁月,虽痛苦而又煎熬,但也为我们提供了研读经典的时间与机会,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陈雨婷 人文与发展学院英语181班
疫情防控与道路自信
经历了这次疫情,并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研读《共产党宣言》,才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叹马克思思想的伟大。党和政府在本次疫情中体现的组织力、号召力、疫情防控的效率,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目共睹。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本次疫情中很多地方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对祖国的未来道路、对马克思所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更加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姜雨希 人文与发展学院英语171班
《宣言》与疫情下的思考
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我认为它帮助我在这个敏感、忧虑情绪大行其道的疫情特殊时期沉静下来,认真思考。并不只是针对书中的理论,更可以将其与现在疫情结合起来,思考我国在结合了其中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基础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成就。都说多难兴邦,我国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发展,上下一心度过了诸如哈尔滨大洪水、非典、汶川地震等一个又一个考验。如今的新冠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考验,是检验我们的制度优势能否转变为治理效能的一次重大事件。从历史来看,每一次让我们失去的都让我们成长,此次也不例外。我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我国延续一直以来全国一盘棋的方略,并融合新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的防控,在英雄的人民的努力下,已经初见抗疫胜利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