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上午,由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农业哲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农业伦理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教授莅临参会并作了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淑娟致开幕辞,阐述了农业伦理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指出我院农业伦理调研组自成立以来,就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她强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再次引发热议。而农业伦理则在农村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来自不同高校的专家和教授轮流发言,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农业伦理的观点和看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首先发言,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即生态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阐述,并强调农业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价值,他观点新颖,借助“弘毅农场”和“良心谷”的例子,说明运用当代生态学理论分析现代农业生态化或生态农业发展的缘由,并认为应将当代环境哲学与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吸纳到农业政策中来。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则从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出发,强调应加强对农业伦理进行研究。他从农业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和基础、农业是保障百姓生存的基本手段、农业是国家稳定的根本保障、农业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证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农业的重要性,提出要建立适合重农政策的管理体制和贯彻符合重农政策的管理方法。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焦建国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伦理基础,其中特别强调了“农民工”问题,认为农民大规模外出打工的现象是导致多种农村家庭伦理问题的根源,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重视。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严火其教授以“人类何以关心动物福利”为主题,以新颖的角度和风趣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农业伦理当中动物福利这一具体问题的看法,并且指出“关心动物就是关心人类自己”。 我校资环学院孙振钧教授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从养猪业论证农业伦理的重要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学凡副教授以“绿色发展中的农业伦理问题”为主题,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对农业伦理进行了分析。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建军教授紧密结合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作了“乡村振兴的伦理学思考”报告。最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农业伦理团队成员,吕文林老师、张晓群老师、范力军老师和张玲玲老师分别从农业生态伦理、农业经济伦理、农村家庭伦理、农村政治伦理四个方面汇报了暑期调研的内容。之后,与会专家和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农业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法瑞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农业伦理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巍教授共同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书记邓淑娟以及农业伦理研究团队的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讨论完毕后,刘巍教授对整个研讨会进行了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