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24日,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业伦理研究团队一行16人赴河南省和浙江省进行调研。团队一行对南街村、小刘固村、刘庄、红旗渠、高家堂村、义乌农贸城、红山村、坞里村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并就农业生产伦理、消费伦理、环境伦理、农业伦理意识等农业伦理问题与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和访谈。
15日,研究团队对南街村进行综合调研。村民为研究团队介绍了南街村的发展成就和所受质疑,并应研究团队要求,重点介绍了南街村在农业生产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此次调研使研究团队加深了对南街村的了解,团队将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调研。

16-17日,研究团队对小刘固村农场进行深入调研,并与场主李卫和日本农业专家川崎广人就循环农业等农业生产伦理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川崎广人等向研究团队介绍了如何采用“堆肥”、“液肥”等技术以避免农业生产中化肥过度使用和农药滥用的情况。李卫向研究团队介绍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困难和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的设想。小刘固村农场对循环农业的思考和实践为调研团队提供了经验样本,双方就继续跟踪调研、交流等细节问题达成合作意向。

18日,研究团队参观了史来贺纪念馆并对刘庄进行综合调研。村党委成员、史来贺的同事——刘俊荣向研究团队介绍了以史来贺为代表的村党委如何带领村民通过平整土地、规划新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来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农民的稳步增收和农村的和谐有序。通过调研,研究团队一致认为农村领导干部的意识对于农村、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9日,研究团队参观红旗渠。60年代,红旗渠的修建改变了林县农业靠天等雨的恶劣环境,被当地人称为“生命渠”、“幸福渠”。时至今日,红旗渠早已不仅是一项农业水利工程,而且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
20-21日,研究团队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委宣传部理论科长祝冬的带领下,到山川乡高家堂村调研。该村2000年以来曾先后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2015年11月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高家堂村紧紧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发展路子和争创全国环境优美的目标,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真正实现了“蓝天、碧水、绿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2日,研究团队来到浙江中部的义乌市。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文明的义乌市的代名词。义乌农贸城自1996年成立以来,公司先后投资4亿多元开展软硬件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了果品、粮油、蔬菜、花卉、畜产品、糖蔗(季节型)等六个子批发市场,总占地4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5万多平方米。市场硬件档次高、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设有信息中心及网站,建立了农产品检测中心等。公安、工商、税务、金融、植检等部门单位直接服务市场,并建立了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成为放心安全的星级文明规范示范窗口。市场开业20年来,持续繁荣兴旺,批发业务发展迅速,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

23日,研究团队来到杭州市红山村。红山村被公认为癌症村中的“头魁”,尽管官方至今同样不承认“癌症村”的说法。红山村的癌症病发率比临近的另一个“癌症村”坞里村要高,上世纪90年代,红山村的村民们觉得环境污染并不会影响到自己,因此照旧吃井水,用内河的水浇灌稻谷、蔬菜,收获的庄稼自家食用。直至2008年前后,红山村才通上自来水,但为时已晚,“当时没有意识到,现在进入癌症高发期了。”村民苦笑着说。红山村周边有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园区的工业污水集中至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还一并处理周边11个乡镇的生活污水。通过巨大的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钱塘江,但国际环保绿色和平组织对该排污口的水样抽检发现其含有多类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氯代苯胺、全氟辛酸、氯代硝基苯、氯苯等致癌甚至生殖侵害残留物质。调查发现,村民们最可怕的传闻便是印染厂的污染会导致不孕不育,因此工厂怕承担风险,也不愿招收年轻女工。

24日,研究团队来到杭州市坞里村。坞里村共有村民1000多人,随着城市化的扩建,逐渐与附近的赭山街道混居。根据有关资料,位于该村的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0月,1994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可以说,坞里村的梦魇就此开始,工业园区陆续入驻了至少20多家化工企业,涵盖印染、制药等化工领域。“地下水被污染,不能吃!”成了村民们的共识,20年来,村民一直持续不断地反映问题,要求或者将化工厂搬迁,或者将村民搬迁。从1992年至2005年,坞里村有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纪多在四五十岁,最年轻者20多岁,调查发现村民们所患的癌症多是肺癌、胃癌、肝癌。除了癌症高发,坞里村民的血液病也比较普遍,33岁的村民陈奇原本是一个外科大夫,如今却因为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在家养病。陈奇脱去衣服,浑身的红疙瘩让人不寒而栗,他说这是免疫体统破坏后的病症,严重时呼吸困难,走路都艰难,因为瘙痒难忍,常抓得皮开肉绽。坞里村从山清水秀令人羡煞的小乡村沦为姑娘们谈嫁色变的“癌症村”,用了不到20年。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伦理研究团队成立于2016年6月,由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6位教师组成。团队成员目前主要致力于对农业伦理相关问题的研究。此次,对河南省和浙江省的综合调研,是团队系列调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