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3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推进会。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白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卢兆彤、院长张晖、副院长刘武根、王琳出席会议。会议由王琳主持。
会议围绕新疆招生宣传工作和学校生源质量提升行动展开,旨在进一步推进2025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王琳详细介绍了2024年新疆招生宣传工作情况,并对2025年招生宣传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她强调,2023年和2024年,学院顺利完成学校“8+2”规定的本科招生宣传工作,2025年是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决胜之年,新疆作为学校重要生源地之一,招生宣传工作必须更加精准到位,更加符合新疆地区生源特点。下一步,招生组将继续加强校地合作、精准宣传、线上线下立体覆盖,力争打赢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决胜战。 随后,白菲从高考改革模式、选考科目、志愿填报等方面对高考改革政策做出详细解读,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针对2025年新疆地区招生宣传的具体策略。她指出,面对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招生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确保学校在新疆地区的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会上举行了招生宣传大使聘任仪式,张晖院长等招生组教师为学生代表亲自颁发新疆学生招生宣传大使聘书和纪念品。仪式结束,来自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辛晓静、园艺学院2024级本科生李宛奇分别作为宣传大使代表、“薪火相传”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寒假期间走访中学的经历与经验,表达了积极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的决心与热情。 张晖表示,学生力量的加入为新疆招生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更加贴近学生视角的宣传方式和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希望所有宣传大使们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挚情感,吸引更多优秀的新疆学子报考,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交流环节,会场气氛活跃。招生组的老师和学生们分别从各自招生经历和经验出发,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新疆地区招生宣传工作成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招生宣传工作不仅要注重形式创新,还要重点利用学校特色、专业优势、校园生活等亮点内容来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年级学生采取差异化宣传策略,紧扣家长和学生关切点,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招生组教师代表李明教授发言指出,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一定要立足于服务国家发展全局,以学生为本,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宣传学校优势资源,吸引新疆地区更多有志于农业强国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优秀学子加入。 最后,卢兆彤作总结发言。她首先传达了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工作推进会精神和钟书记对招生工作的最新指示。表示,2024年新疆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取得不错成绩,离不开老师同学们的努力付出,2025年招生宣传工作已正式开启,在招生宣传工作中,结合学校政策、学生特点等进行精准宣传至关重要,希望大家继续锚定目标,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协作,积极投身招生宣传工作,推动2025年招生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学校本科招生宣传工作,积极谋划、统筹协调,2023年在疆生源质量排名35位,较前一年提升10位。2024年,学院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先后派遣招生组老师33人次、分10批赴新疆各地区开展工作,走访中学19所,开展线上线下宣讲30余场,参加高招会21场,全面致力于生源质量提升行动。2024年本科招生新疆生源质量在全疆排名34位,在2023年基础上再次提升1位,超额完成学校“8+2”行动中的生源质量提升任务。本次招生工作推进会不仅再一次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新疆招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2025年新疆招生宣传指明方向,期待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多充满潜力的新同学,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中国农大篇章。 新疆招生组教师代表李明、陈东琼、吕文林、赵少华、袁富民、项荣建、付胜南、吴优以及6位新疆籍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